(相关资料图)
陈山在阜新进行考古发掘时间较长,对查海遗址感情很深。“查海遗址发现的很早,当时震动很大。龙是怎么来的?最早是在查海,因出土石堆塑龙的查海声音在学界还是很大的。”
陈山表示,单个查海遗址和查海遗址群对历史的贡献是不一样的。这几年通过在查海进行调查,陈山深知查海文化这个品牌的重要性,他希望要保护好,解读宣传好查海遗址群的内涵,向公众介绍这些主要的考古发现,这也是文物和考古回归社会的表现,让大家都知道,都来认识遗存的价值。
对于整个查海遗址群和不同的定位,陈山说:“查海遗址是文明探源的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。中华文明探源的特点是什么?是多元一体,一体统一就是中华文化圈。而中华民族文化圈多元性体现在不同的文化区域,比如说北方的查海遗址群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点。”
在万年文明史到5000年这个过渡阶段,其中8000年是一个节点,而8000年查海文化的发现,是非常成熟了的辽西社会复杂化的实证,它对辽西或辽河文明的认识有重要的基石作用。这是陈山多年在查海遗址群考古发掘后的深刻理解和认识。
不久前,四合镇太平西沟发现玉玦,让陈山十分兴奋。他说:“我在他尺西沟发掘3年都没找到这类遗存,但是在太平西沟,下雨冲出来了。这个发现从文化角度说是和查海一致的,是统一的,太平西沟应该也是查海遗址群中的一个点。下一步,要争取将查海遗址群的5个遗址全部纳入文物保护单位,这样保护好,就避免了这些遗址因农耕受破坏。”
消息来源:阜新微报(记者 陈力华 马志宇)
关键词: